开锁,是一种职业,持有专业资格证书和公安机关备案的锁匠们,用掌握的“绝学”,为钥匙遗失的人们行个方便。
开锁,是一项工作,在办理案件过程中,执行法官由锁匠配合,开启保全或查封的房屋、车辆。这项必由程序,已占据了执行法官办案时间的相当比例。
一个秋日的下午,刚刚忙完手头案子的执行法官张滔和小伙伴们又踏上下一站行程——到安富街道强制开启一套因业主拖欠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的商品房。
早饭吃得匆忙,午饭匆忙吃点,到法院工作好几年了,80后张滔的体型就变过:还是原来的样子,还是往日的消瘦。
警车一路飞驰,张滔等人电话不断,他们计划着在到达安富前,与银行工作人员、评估人员、社区干部、开锁师傅一一取得联系,加快办事节奏。
“就是这栋楼,二单元3-1!”人员已经就位,房屋地址户型核对无误。随着一纸裁定宣读完毕,锁匠黄师傅拉开了工具包,业务工作随即展开。
业主下落不明,这套房子快两年没人住了,防盗门上结了密密麻麻的蜘蛛网,门锁也锈迹斑斑。开这个锁,得费点功夫。
用钢针,用镊子,用除锈剂;往左拧,往右拧,换个工具。半小时过去了,锈迹慢慢滑落;一小时过去了,锁芯有点松动。黄师傅觉得洪荒之力都要耗尽了,又电话叫来同行帮忙。
一人掏锁眼,一人拧锁芯。狭小的楼梯间,两位师傅配合着,使着巧劲儿,期盼着早点做成这笔业务。
一人问案情,一人记笔录。张滔和小伙伴也在一旁忙碌着,心想着在门锁打开前做好相关工作。
工具与锁芯的碰撞声不决于耳,合着法官们不时拍照取证的快门声,找寻着彼此的结合点。
锁匠忙的满头是汗,法官等得心急如焚。明天一早还要外出办案,今天下午阅办案卷的事要延误了。
围观的人渐渐多了。下班的、放学的、听见动静来关注的;都是这片房屋从新建到落成的亲历者,也是法院执行工作的见证者。
围观的人渐渐散去。临近饭点,周边住户锅盆碗盏的敲击声淹没了开锁的碰撞声;民以食为天,这个点,食客多于看客。
围观的人又多了。拿着牙签的,打着毛衣的,嚼着口香糖的;难得见到法官办案,大家都期待着一起见证防盗门被开启的一瞬间。
咔咔,锁芯转了一圈,咔咔咔,锁芯又转了一圈。
咔嚓!历经两个半小时,随着天地锁的落下,这道被尘封已久的防盗门终于被打开了!
丈量面积、清点物品、评估房屋、拍照存档的工作很快进行着。比起漫长的开锁时间,这些工作快速有序,执行法官和书记员的娴熟程度一看皆知。
换锁芯、锁门、贴封条,强制开启、查封房屋的工作告一段落。
早已过了晚高峰,踏上返程的路途,张滔觉得近了好多,路宽了好多。
深秋时节,夜幕之下,法院旁偌大的广场已聚集了晚饭后健身、漫步、观景的人们。
停好警车,换下制服,饥肠辘辘的小伙伴们却脚步匆忙,从人群密布的广场路过,寻觅附近快餐店的踪影。
几个小菜,几碗米饭,张滔觉得能量满血复活。这是一天来最丰盛,最惬意的一顿饭。
明天一早还有个执行案子,原本今天下午要阅的案卷,还在办公桌上等待着。这个夜晚,又是属于张滔的阅读时间。
法院办公楼的灯又亮了一盏,“刘师傅,您好!我是荣昌法院执行局的张滔,我们又有个案子,劳驾您明天开个锁呗……”